青海省青海湖景區,位于青藏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西北部、剛察縣南部,距西寧市136公里,介于東經99°36′~100°16′,北緯36°32′~37°15′之間,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青海湖古稱“西?!?,又稱“仙?!?、“鮮水?!?、“卑禾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最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3196米,湖岸線長360公里,面積4583平方公里,湖水冰冷且鹽份很高。湖中有海心山,四周高山環繞:北面是大通山,東面為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為橡皮山。湖區盛夏時節平均氣溫僅15℃,為天然避暑勝地。
青海湖景區分四大景區:
青海湖之南·【二郎劍景區】
二郎劍景區位于青海湖南岸,之前又被稱為151基地,是中國第一個魚雷發射試驗基地,是環青海湖的旅游接待基地、民族風情體驗基地。二郎劍以青海湖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以草原、沙灘、動物為主的生態自然資源,成為青海湖旅游區一顆明珠。二郎劍景區定位是“服務人的地方”,二郎劍已經建成了以觀鳥臺、觀海橋、觀海亭為組合的觀賞區,以大型民族歌舞、藏族風情園、圣湖祭祀等旅游項目的休閑區,以游輪、水上摩托、水上自行車、自駕游艇為活動內容的水上娛樂區。
海濱藏城-剛察·【仙女灣景區】
仙女灣景區位于青海湖北岸,是青海湖重要的濕地,也是藏民族傳統的祭海圣地。這里動植物品種繁多,濕地景觀獨具特色,尤其是數十種鳥類鐘愛的遷徙棲息之地,每年秋冬季節成群的大天鵝在此棲息,是天鵝的家園。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點,定位為“感染人的地方”。以炫麗的高原草甸濕地,多彩的藏民族文化風情,使其成為集高原濕地生態體驗和祭海文化于一體的旅游景區。
青海湖以西·【鳥島景區】
鳥島景區又名小西山或蛋島(因鳥蛋遍地故名),位于青海湖西岸、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連在一起。
鳥島因島上棲息數以十萬計的候鳥而得名,是青海湖畔具有靈氣和生機的地方。每年4到6月間,有近10萬只候鳥陸續遷徙到這里繁衍生息,是青海湖一大奇觀。為了保護鳥類的世襲領地不受干擾,同時保證更多的游人可以近距離觀鳥,鳥島新建了集觀鳥室、休息室、咖啡廳、多媒體展示廳為一體的多功能半掩體觀鳥室。掩體通道長443米,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
青海湖以北·【沙島景區】
沙島景區位于青海湖東北岸,景區內金沙灣、銀沙灣相依相伴,太陽湖、月牙湖、蘆葦湖點綴其間,金沙、銀沙交相輝印,海鳥成群。水上游艇、滑沙、沙灘摩托、沙灘越野、騎馬、騎駱駝是沙島景區的特色旅游體驗項目。2018年9月之后,為響應環保保護濕地,為了更好的開展治沙工作,所以關閉了沙島景區。
有一年元旦,我們組織在沙島徒步,景區工作人員看到一串腳印,驚喜的向我們指出,說:來看,這是狼爪??!聽到這話的小伙伴們,眼睛睜的好大,好奇的張望,疲乏的腳步也快了不少。
【青海湖植物資源】
青海省青海湖景區及周邊地區的自然植被有五大類型(灌叢、草原、荒漠、草甸、沼澤和水生植被),以溫性草原、溫性荒漠草原和緊鄰湖岸的高寒沼澤化草甸為主,主要優勢種群為西北針茅、短花針茅、華扁穗草。
青海省青海湖景區及周邊地區在中國植物區系分區上屬泛北極植物區內的青藏高原植物亞區的唐古特地區,是一個在青藏高原隆升過程中形成的年青植物區系。該植物區系成分復雜,植物種類較多,其組成包括種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菌類、藻類和地衣等植物種類,主要優勢種群為西北針茅、短花針茅、華扁穗草。種子植物共有52科、174屬、445種,以被子植物為主,而裸子植物僅有3屬共6種。
【青海湖動物資源】
青海省青海湖景區及周邊地區有鳥類189種,分屬14目37科,鳥類種數占全省鳥類總數的55%,其中候鳥種數占63.6%。普通鳥類有魚鷗,屬國家三級保護動物有棕頭鷗、斑頭雁,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鸕鶿、大天鵝,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頸鶴。
青海省青海湖景區及周邊地區獸類共計有42種分屬5目17科,獸類種類幾乎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嚙齒、食肉目、偶蹄目種類為多,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6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11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普氏原羚(別稱:灘黃羊、灘原羚),屬世界級瀕危野生動物之一。
【青海湖歷史傳說】
1、唐蕃聯姻,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臨行前,唐王賜給她能夠照出家鄉景象的日月寶鏡。途中,公主思念起家鄉,便拿出日月寶鏡,果然看見了久違的家鄉長安。她淚如泉涌。然而,公主突然記起了自己的使命,便毅然決然的將日月寶鏡扔出手去,沒想到那寶鏡落地時閃出一道金光,變成了青海湖。
2、東海龍王最小的兒子引來一百零八條湖水,匯成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龍王。
3、孫悟空大鬧天宮,被二郎神追趕到這里,二郎神非??诳?,就發現了這個神湖。
4、北魏以后,始稱青海。青海湖之名始于近代,1949年后才普遍稱青海湖。